在日常用工管理中,不少企业习惯在劳动合同、入职协议、员工手册中设置一些“防范风险”的条款,目的看似是为了规范制度、控制人力成本,实则隐藏了不少法律误区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:员工签字 ≠ 条款合法有效。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《劳动法》《社会保险法》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等相关规定,以下这10类“看起来写得清清楚楚、甚至员工签字确认”的条款,在法律上往往被认定为无效。

01|迟到罚款条款
常见表述:“上班迟到一次罚款50元,累计3次扣除全月绩效。”
法律解析:
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机关,不具备行政处罚权,不能以“罚款”形式处置劳动者。《劳动法》第50条也规定,工资应当足额支付,不得随意扣减。
合规建议:
可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影响奖金发放,但不得直接以“迟到罚款”方式扣基本工资或变相惩罚。
02|旷工3天视为自动离职
常见表述:“员工无故旷工3天即视为自动离职,不再支付任何薪酬或补偿。”
法律解析:
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不存在“自动离职”概念。员工即便旷工,也应由企业依法履行解除流程,如发出《返岗通知》《解除劳动合同通知》等,确保证据链完整。
合规建议:
将“旷工超过3天”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依据,但需履行书面通知及告知义务。
03|年假必须当年休完,过期作废
常见表述:“年休假未休视为自动放弃,年末清零。”
法律解析:
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第五条规定,员工因单位原因未休年假的,企业应支付300%工资报酬(含正常工资)。
员工若因本人原因申请不休假,且提交书面声明的,单位只支付正常工资。
合规建议:
建议设置合理的年假管理制度,主动安排员工休假,避免法律风险和累计成本。
04|离职员工不得享受年终奖
常见表述:“年终奖仅限在职员工领取,发放前离职者不予享有。”
法律解析:
如果员工在职期间已形成奖金权利基础,单位以是否在职为由“一刀切”剥夺其年终奖权益,属于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约定。司法裁判倾向:只要员工能证明奖金额度、计算方式存在,且其工作贡献应计入奖金计算周期,法院通常支持员工主张。
05|绩效末位淘汰直接解雇
常见表述:“年度绩效排名末位员工视为不胜任,直接解除劳动合同。”
法律解析:
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0条规定,对于不胜任工作的员工,单位应先调岗或提供培训,再评估是否仍不胜任,最终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补偿金。
“绩效末位”不能直接等同于“不胜任”。
合规建议:
建立绩效改进机制,明确岗位能力要求与评估标准,遵循“辅导→调整→解除”流程。
06|工资已包含社保,自行缴纳
常见表述:“公司每月补贴800元,由员工自行缴纳社保。”
法律解析:
《社会保险法》第58条明确规定:社保为用人单位强制性义务,不得转移给劳动者。即使员工书面同意,相关约定亦属无效。
法律后果:
如遇劳动仲裁,员工可要求补缴社保、赔偿损失、甚至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。
07|提前辞职必须支付违约金
常见表述:“合同期未满辞职的员工须支付50000元违约金。”
法律解析:
员工依法提出离职,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(试用期提前3日),无须承担违约责任。
除非涉及专项培训协议或竞业限制条款,企业不得单方设置违约金。
08|入职三年内不得结婚/怀孕
常见表述:“因岗位特殊,女员工入职三年内禁止结婚和怀孕。”
法律解析:
该类规定侵犯了员工的婚育自由,严重违反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二十六条第二项,属于“免除单位责任、排除员工权利”的无效约定。
相关法规: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《民法典》等均明确保护女性就业平等权和生育权。
09|试用期员工不享有病假、婚假、产假、年假
常见表述:“试用期内不享有法定带薪假期。”
法律解析:
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,员工在试用期依法享有年假、病假、婚假、产假等所有法定假期权利,前提是符合假期使用条件。
例如:
- 年休假:入职前累计工龄满12个月;
- 婚假:登记结婚后即可享受;
- 病假:提供有效医疗证明;
- 产假:符合计划生育规定。
10|加班安排应无条件服从
常见表述:“员工应服从公司安排的加班工作。”
法律解析:
《劳动法》第41条明确,加班必须“协商一致”。除非遇到突发事件或特殊紧急情况,单位不能强制员工加班,更不能据此实施处罚或解雇。
合规建议:
建议企业制定加班申请及审批流程,并提供加班费或调休机制。
员工签字≠公司免责,合规才是最好的保护伞
以上10类“员工签字也无效”的合同条款,都是在实践中频繁引发纠纷的“高危条款”。
对于企业来说:
- 不合规的合同条款,不但无效,一旦发生纠纷还可能加重赔偿责任;
- 用合规的制度代替“模糊灰色地带”,才是降低用工成本、增强员工信任的根本路径。
对于员工来说:
- 面对不合理条款,不要“签了就认”,懂法、问清楚、留证据,是保障自身权益的第一步。
📌 本文仅供信息参考,具体用工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仲裁机构。如需更多合规用工知识,欢迎关注工资哥官网“最新资讯”,我们将持续更新实务干货内容。
